市长好! 我是四川绵阳市一个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法人,公司成立4年时间来,一直致力于秸秆新材料的研究与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局16项秸秆粉粹装置系列实用新型专利及1项发明专利。一批秸秆建材生产技术及自动化生产线发明专利正在申报中。 近期,见国家和地方大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鼓励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各地政府陆续出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政策。公司已经计划了征地办厂事宜,咨询银行,银行讲只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经专业机构评估后即可质押贷款。公司喜出望外,一切办好后,却被绵阳军民融合科技银行及农村信用社拒之门外,理由一致是“项目很好,公司没有形成产能,没有财产抵押,知识产权贷款风险太大”。 众所周知,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在研究发明系列科技项目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资金捉襟见肘,没有政策及银行支持,是很难实施任何项目的。在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今天,绵阳市各项政策宣传都达到了高度,我们不懂,为什么实施起来就有难度,让政策成了空话呢?(来源: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