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风同志: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大熊猫保护及大熊猫文化建设的关心与支持。现就您来信提出的《关于绵阳市大熊猫资源开发》相关事宜回复如下:
一、关于在我市建立一个高水平,知名度高的大熊猫保护区的问题。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分布有野生大熊猫418只,其中,平武县335只,北川羌族自治县74只,安州区9只,是野外大熊猫分布最多的市;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为4002平方公里。目前,我市已经建成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其中有王朗、雪宝顶、小寨子沟、千佛山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河沟、片口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余家山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
2016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要求“要着力建设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自然遗产。2017 年 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厅字﹝2017﹞6 号),根据中央精神,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内整合各类型保护地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成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目前正处于体制试点阶段。与此同时,我市将以上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千佛山、龙池坪、北川3个森林公园,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以及绵阳生物礁地质公园范围内的大熊猫栖息地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为4560平方公里。2019年1月15日挂牌成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管理分局,分局管理机构正在筹备组建过程中。您的想法正在实践、实现
二、关于建立大熊猫繁育基地、绵阳动物园的问题。我市正在按照即将批复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做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范围内的专项规划,争取政策力争建立大熊猫繁育基地、绵阳动物园;以九绵高速、广平高速、成兰铁路为轴线打造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和大熊猫特色小镇,解决我市目前“猫多不见猫”的困境。
三、关于提高绵阳大熊猫国家公园文化知名度的问题。大熊猫作为四川旅游的名片,我们也要在熊猫文化方面下功夫,把野生大熊猫的优势和特色作为绵阳一张靓丽的名片,把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作为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市下一步规划发展如下:一是做优大熊猫文化品牌建设。开展大熊猫文化研究、弘扬与传播,打造大熊猫文化国际品牌,依托国家公园的资源优势和大熊猫的影响力,鼓励企业发展具有大熊猫特色的旅游商品、熊猫文化产品、特色农产品等产业体系。建立和推广大熊猫友好型林农产品和大熊猫国家公园林农产品原产地理标识认证体系,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社区发展特色林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促进大熊猫文化产业和民族文化融合、健康发展,彰显绵阳市地方文化特色魅力。要争取四川省大熊猫生态与文化建设促进会在推进大熊猫文化建设方面的支持,要积极引入社会力量的参与,支持我市大熊猫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同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等高校和文化团体的交流合作,探索从大熊猫动漫游戏、影视文艺、演艺项目等方面入手,丰富大熊猫文化内涵,宣传大熊猫保护的同时促进熊猫主题旅游发展。二是做实大熊猫森林康养产业。充分发挥森林资源和野生大熊猫栖息地优势和特色,要用好平武“白马王朗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的品牌优势。四川着力推的旅游名牌重点是“三九大”,我们绵阳正是大熊猫的故乡,是三星堆、九寨沟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更有九绵高速公路的优势,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得天独厚。三是做好自然教育。目前,平武、北川在自然教育上已经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经验,《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已经规划在我市建设有自然教育基地、展示中心、自然教育小径、自然教育协会等重要节点内容。让我们知道别人,让别人认识绵阳,切实提高绵阳大熊猫的知晓率和美誉度。
再次感谢您对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大熊猫保护的关心与支持。
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管理分局筹备组
2020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