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徐文国先生:
您好!来信收悉,感谢您对科技城发展的辛勤付出和关心支持,您提出的宝贵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现就相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关于高校资源配套和人才等方面的问题
我市共有高等教育院校15所,绵阳高校数和在校生人数(16.6万人)均居全省第2位。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招院引所”工作,建设“云上大学城”,探索高校异地办学的新路径,推动知名高校来绵开展产学研用合作,目前已有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入驻。同时,为解决企业招聘难问题,我们上线运行“科技城就业”小程序,创新开展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服务,积极宣传企业招聘信息,搭建企业用工双选平台,走进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吸引毕业生留绵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展本地高等教育,强化高等教育资源引进,大力实施“对标竞进”提质工程,为科技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一是建设高水平大学。支持西南科技大学争创“双一流”建设,支持绵阳师范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相关条件建设,支持高职院校申创“双高院校”。二是开展“招院引所”工作。力争引进一批一流高校到绵阳设立研究(教学)机构,与在绵高校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力争2025年我市高校(含高等教育机构)数量达到17所。三是建设特色产业学院。深化校企合作,支持各高校依托行业企业建设一批特色二级学院(行业学院),打造高水平“双师型”队伍,创新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争创一流高职教育。四是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发挥绵阳市职业教育优势,定向培养重点企业紧缺技术技能人才,大力培育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二、关于人口及生育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我市积极稳妥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坚决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一是及时取消社会抚养费等生育制约措施。清理和废止相关政策规定,将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落实生育登记制度,简化办事程序,取消再生育审批,全面实施生育服务登记网上办理,实现群众办事“零”跑腿。二是着力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全面落实女方产假、生育假,男方护理假,夫妻双方育儿假等政策;全面落实生育待遇保障,实施生育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参保女职工和男职工未就业配偶的生育待遇均得到有效保障;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落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规定;对符合政策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在绵阳城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给予不超过2万元的财政补贴。三是推动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的时间成本和经济压力,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新增普惠托位,提升普惠托育服务有效供给,满足周边群众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出台《绵阳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工作方案》,积极落实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支持举措,确保优化生育政策取得积极成效,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老城区市容市貌进一步改善方面的问题
2022年,我市启动了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2022年至2024年),大力开展城市道路环境整治、市容秩序整治、公共场所环境整治,开展园林景观提质行动和公共服务设施优化行动,大幅改善人居环境。同时,创造性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行动,2022年改造完成老旧小区351个,开工既有住宅增设电梯454部,超年初计划37.58%,4万余户老旧小区居民受益。游仙区积极扩大城市空间,建设特色商业街区,打造有活力的商业中心配套。位于经济试验区的渔人码头提升项目建设全面完工,完成芙蓉汉城特色商业街区项目运营实施单位征集工作,引入优质运营团队,发展以“食、游、购”为主,与“娱、体、展、演”有机结合的消费大市场,加快复苏芙蓉汉城商圈经济。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重点开展了城市住宅小区违法建设、桥梁风貌提升等专项整治活动,15个老旧小区改造、七姓坝棚户区改造顺利开工。
下一步,我们将抓好城市有机更新、城市功能培育、城市品质提升等重点工作,持续加强市容市貌改造和商业中心配套。游仙区将依托商业综合体、大型购物中心以及闲置楼盘,建设大型生活消费设施,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高质量推进芙蓉汉城、新桥驿站、渔人码头等特色商业街区运营管理,聚集人气商气烟火气。强力推进开元场片区、沈家坝片区等城市道路标美化综合整治,加快推进208片区、小枧片区、石马片区等六大片区城市更新和芙蓉小区、兴旺小区等45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老龙山公园、滨江绿道、芙蓉汉城特色街区、“口袋公园”等项目建设。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科技城建设的关心支持。祝您及家人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