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樊东明先生:
您好!
您通过市长信箱(编号:20220821014)来信反映:“自来水问题等建议”的诉求已收悉,市国资委高度重视,立即责成水务集团调查核实,现将相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本次大面积停水的原因
8月18日,我市平武、北川出现了强降雨,导致涪江原水浊度持续攀升,本次高浊度原水以上游腐质物为主,较此前高浊度原水水质有较大变化,加之长期干旱,上游各水电站大幅蓄水发电等原因,上游高浊度水进入涪江后流速缓慢、难以稀释。19日22时,涪江九岭段原水浊度高达90880ntu(ntu为浊度单位),20日12时,水务集团第三水厂取水口处原水浊度达到峰值72720ntu,再次刷新水务集团自建厂以来所遭受的最高原水浊度记录。截止21日8时,10000ntu以上的高浊度原水持续了29个小时。
水务集团第二水厂和第三水厂均以涪江作为水源,二水厂设计规模5万立方米/日,最高原水浊度处理能力3000ntu;三水厂设计规模30万立方米/日,最高原水浊度处理能力6000ntu,上述两厂占全市供水规模80%。此次涪江原水浊度已超过水厂设计处理能力的10倍以上,供水生产遭受严重冲击,一度被迫停产,直至21日8时,涪江原水浊度才逐步下降到5000ntu以下,全城基本恢复正常供水。
二、水务集团采取的主要措施
针对此次高浊度原水的特点,水务集团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提前启动上游监测。根据18日雨情,水务集团于19日中午开始,启动涪江上游青莲点位原水水质取样,同时跟踪上游水库下泄流量,发布高浊度水到达绵阳时间,为下游各水厂工艺优化、供水调度方案调整和信息发布争取时间,避免各水厂遭受高浊度水冲击瘫痪。
二是立即启动应急预案。19日20时,水务集团启动城市供水应急预案,及时将城市供水情况上报市政府总值班室、市住建委、市国资委和市应急局等主管部门。
三是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在市分管领导的统筹下,协调市住建委、市国资委、市水利局、市经信委、国网电力绵阳分公司等单位,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协调电力公司总调度室,上游电站除发电外暂不蓄水,加大来水流量,对涪江原水进行稀释降浊,并优化供水调度、与上游电站进行调蓄泄洪信息共享、启用与其他水司互联互通供水。
四是开展应急保障。启动城市备用水源井供水,加强应急抢险和生产组织,通过增大人工排泥频次,增加活性炭投加和取水头部除渣清理频率,提前进行混凝搅拌实验和水质分析,安排供排水专家驻扎供水生产现场提供技术支撑等措施,在确保水质的情况下,全力发挥极端情况下的最大制水能力。
五是提前发布供水信息。19日下午5:40,根据原水水质情况预判,水务集团就通过市级主要官方媒体向社会发布第一次供水情况通告,提醒广大用户提前储水。目前已发布供水通告8期,及时通告城市供水情况,并通过微信群和短信通知各用水企业、重点保障单位、用水困难小区用户提前储水。
六是安排应急送水服务。水务集团于19日晚制定应急送水方案,并上报市住建委,协调经开区、涪城区、游仙区等住建和消防部门安排送水车辆,启动志愿送水服务、发布送水信息。先后开展三批次应急送水服务,共计送水点位19个,累计送水900余吨,并根据重点保障单位需求,及时安排送水。
三、对您提出的建议,水务集团工作人员与您联系,认真听取介绍,并进行了相关答复:
1.绵阳水务集团目前使用的净水剂为聚氯化铝,经绵阳市质检所检验,该产品符合国标《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gb15892-2020的要求。
2.水厂使用聚氯化铝,生产出厂水,经市疾控中心监督检验,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质完全达标。
3.经了解,聚氯化铝是全国各大水厂普遍使用的高效净水剂,其净水效果反映良好。
4.此次绵阳供水出现一定困难不是净水剂的原因造成,而是山洪泥石流形成的超高浊度水大大超出水厂工艺要求导致的。
5.根据您推广新型净水剂的意愿,建议您们通过供水行业协会的渠道,联系制水困难企业进行试点,如果成效显著,可由协会组织进一步推广。
国资委综合服务科已通过电话回访了解相关情况,来信人表示感谢,如来信人后期还有相关咨询,请随时拨打下方电话。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经办单位:绵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满意度:基本满意
经办人:周智勇
联系电话:18909012198
绵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2022年8月24日